1、"丟物撿物"詐騙
通常兩、三個人搭檔,以男性居多,偶有男女搭檔。一個人故意在事主視線內掉一包"錢",待事主撿起"錢",或另一個人撿到"錢",以見者有份不要張揚為名,要求與事主平分。這時,丟錢的人回來找錢,或要求檢查事主的包趁機巧取手機及現金,或者丟錢者走后,以時間緊張分錢不便讓事主以隨身財物作抵押,撿到的"錢"歸事主所有。事后事主發現包內手機、現金不見,或撿到的不是"錢"。
2、"借打手機"詐騙
通常發生在飯店、網吧等休閑娛樂場所。以手機沒電了為由,借事主電話一用,假裝聽不見聲音,邊打電話邊走至門外溜走。當有一些認識不久或初次見面的人向您借用手機并要出去撥打時,千萬要慎重,一般可婉言拒絕,實在無法推卻的,一定要在你的視線范圍內使用。還有千萬不能相信他們留在你身邊的包,里面都是廢棄物。
3、提防"中獎"短信息
人們的手機上不時會收到一些來自所謂某某大公司的"中獎"短信息。這時千萬不能相信。天上不會掉下餡餅。犯罪分子總是利用人們的貪心和僥幸心理進行行騙。他們的三部曲是先告訴你中了大獎,讓你與某個電話聯系;再是告訴你獎品雖然免費,郵資卻要自付,或是要自交個人所得稅;最后是收到你的錢溜之大吉。
4、防"兌幣"陷阱
通常二至三人,一人假扮兌幣人,一人假扮銀行工作人員,使用秘魯幣,冒充美元、法郎、新加坡幣等外形相近兌率高的幣種,以外地來次地辦事突遭車禍或有急事急需換錢為由,由"銀行工作人員"鑒定真假后,騙得事主錢財。有時,這些街頭兌幣的把戲還由外國人來上演,更容易引人上當。街頭詐騙的外幣一般是假幣或是極不值錢的外國貨幣,而且受騙上當者往往損失慘重。
5、路遇欺詐巧脫身
你開車或是騎車、走路,有時在你避讓的情況下,仍有人故意撞上來,或是撞個"血流滿面",或是撞壞了"值錢物品",當你確認自己并無撞上對方時,你應該及時果斷地報警,千萬不能"私了"。
6、轉讓欺騙
如:某小吃店老板王某以轉讓該小吃店為由,找假房東做證明,騙去事主陳某人民幣18000元整。這種案子的作案手法一般是以店面出租轉讓、房屋出租、二手房、二手車轉讓為名,騙取事主定金。市民在遇到上述情況時,一定要注意核實產權、物權、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