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上那么多人,究竟什么樣的是小偷?專“吃”公交車的小偷們的活動有什么規律?春節期間,出行的市民增多,乘公交車時應怎樣防賊?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唐山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的反扒刑警。
談起扒手的樣子,反扒刑警們說用“賊眉鼠眼”來形容最恰當。扒手走路往往沒有目的性,上、下公交車更是如此。扒手穿的衣服很少有亮色的,一般以灰、黑為主,如果是團伙作案,成員們穿著打扮也都差不多,手中一般不拿東西,等車時他們分散在站點,車來時隨著人流擠向車門,急著上車卻拖在后面,“那一般是在‘搶門子’或是在‘趟活’。”反扒刑警們說。
所謂“趟活”就是扒手“檢查”乘客身上是否有財物,而“搶門子”則是扒手們扒竊的一種常用手法。據反扒刑警介紹,扒手有時趁上、下車人群擁擠,順手牽羊偷乘客的手機、錢包等財物,這就是“搶門子”。由于假期乘公交車的人多,扒手們往往會采用這種方法。此外,扒手們很少有長距離乘車的,多往返于幾站之間。假期里,特別是在商業場所周圍、車站附近的公交站點,市民乘公交車時應多加注意。
公交分局刑警大隊大隊長李東新告訴記者,提高防范意識是防范的最好辦法。根據他們掌握的情況,2002年公交車扒竊案中手機被扒的較多。他提醒群眾上車時最好不要把手機放在套里掛在腰間,這樣很容易被扒手“趟”到,最簡單的方法是干脆把手機拿在手里上車。在上車前盡量不要在站點顯露大量現金,免得勾起“賊癮”,乘車用零錢最好提前準備好。如果是背包乘車,乘客上車時最好把包抱在胸前,如果女士挎包較長只能夾著,也應該把鏈頭朝向前。
反扒刑警最后提醒群眾,扒手們多是乘亂作案,所以乘公交車時市民盡可能不要擁擠,特別是春節期間乘車人多,在上、下車時更不要爭搶,不要給扒手可乘之機。
文章來源:中國警務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