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新聞 |
|
江頭社區安裝86個“電子眼”實時監控
發布人:管理員 發布時間:2008年1月23日 已被瀏覽 5702 次
|
86個攝像頭密布江頭的一些重要地段,對專屬區域進行24小時全方位監控。記者昨日從城管江頭中隊獲悉,這一投資800萬元左右的實時監控系統,作為城市管理網絡數字化建設試點之一,已在江頭社區投入運行。
江頭的“數字城管”試點只是我市這一系統工程加快運行的局部,目前,一個以現有城市管理執法局信息中心為基礎的數字城管信息平臺在廈門已粗具規模。
電子眼專管“霸王車”
據悉,在全市800多輛土方車中,已有37部安裝了GPS定位系統。
有“電子眼”之稱的GPS定位系統,可以依靠電子空間定位,實現對土方車經行時段、路線、速度的全程監控,實時制止亂傾倒、違章行駛行為等。
據初步測算,目前已安裝“電子眼”的土方車違章和肇事率下降了80%以上,對減少和抑制土方車道路揚塵也起到明顯效果,而且,由于這套“電子眼”裝置和城管指揮中心聯網,“抓現行”的有效率大幅提升。
音頻捕捉器“逮”噪音
“我們已在5個工地安裝了11個視頻攝像頭,5個音頻捕捉裝置”,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說,這一裝置可以24小時監管工地噪音。
據初步測算,與未安裝視頻攝像頭的工地相比,市民投訴率下降70%,工地施工時噪音超標次數減少85%,查處案件效率提高95%。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還有一個設想,就是在全市現有的300多個在建工地推廣這套系統,至少保證每個重點工程工地都能設置一臺固定攝像探頭和一臺音頻捕捉裝置,同時再安裝500個GPS定位管理模塊,確保大部分土方運輸車輛能盡早納入監控體系。
248個社區可望“網格化”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還有一個設想,就是將我市6個行政區細分為248個社區的“單元格”,并在此基礎上采取網格化管理模式,以提高對違法行為的發現率和案件的處理率。
據介紹,這一設想的具體做法是: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對全市城管執法工作進行指導和協調,區執法局將執法中隊派駐各街道,對社區實行定人定崗,在每個社區單元格內,執法人員利用PDA設備實現辦公自動化,所有案件資料(文字、圖像)均在現場采集并錄入,在信息中心進行數據備案,方便事后取證及監督,做到案件處理“六化”(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透明化,科學化,高效化)。
“這樣做的好處是,以往需手工處理且過程復雜的工作可以全部通過網絡傳輸,將極大完善執法局的業務管理工作。”此外,PDA具有的GPS定位功能,還能有效杜絕工作中出現脫崗、空崗現象,可有效保障和實現長效、精細化管理。目前,社區網格化監管系統和“城管通”移動數據終端項目也正在江頭社區進行試點。(來源:廈門市人民政府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