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目前社會上欺詐和盜竊等侵財案件頻發的情況,特將幾種常見的詐騙和盜竊等作案手段在這里暴光,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警覺!
兌換外幣小心其中有詐
案例: 2003年 8月 11日 8時許,事主張某途經某小學門口時,被一男子攔住,該男子自稱:“我是從福建開車過來的,往秦皇島送貨,在塘沽出了交通事故,車被塘沽交通隊扣了。送的貨耽誤一天就損失兩萬元,現在已經兩天了,塘沽交通隊讓我交 20萬元押金才能把車開走,等事故解決完了,賠付被害人以后再退給我。”并向張某打聽附近有沒有信達房地產公司,他伯伯的朋友是那個公司的老板,他想找那個老板幫忙。張某稱不知。
這時又過來一名男子,“車禍男子”讓張某幫忙攔住他并問他是否知道信達房地產公司,這名男子也不知道。“車禍男子”說身上有 5萬元澳元,本想去銀行換成人民幣的,但因為中國加入世貿協定了現在不好換。被攔的那個男的說他本人就是中國銀行的職員,澳元的確不好換,他可以幫忙,但不能被銀行知道。于是“銀行職員”讓張某裝作其對象的舅舅,幫“車禍男子”去換錢。三人打車去中國銀行,途中“銀行職員”就讓停車并說:“前面就是我們銀行了,咱們別都過去,那里我的熟人太多,被看見了不好。”后對“車禍男子”說:“我是天津財經學院畢業的,專業學金融的,會識別錢的真偽,你先把澳元拿出來讓我看看,別是假的。”于是“車禍男子”將澳元拿給銀行職員看,“銀行職員”看完說是真的,并說:“兌換外匯需要我們行長批準。”說著他給行長打電話,但行長出去辦事了。
這時張某想走,但“銀行職員”不讓他走,說幫忙幫到底,再想想辦法。后來,“銀行職員”說他有一個搞貸款業務的客戶,叫張經理,在附近住,他那里應該有錢換外匯,并打電話給張經理。張經理讓“銀行職員”和張某過去再說,見到張經理后,張經理說:“現在銀行的匯率是 1: 4.86,我按 1: 5換給你們,你們換 5萬澳元,就是 25萬元人民幣,但要拿到澳元后才能換給你們。”于是,張某和“銀行職員”回去讓“車禍男子”把 5萬元澳元交給他們幫他去換,但“車禍男子”不同意,稱不見人民幣,不掏澳元。“銀行職員”對張某說:“咱們兩個湊 25萬元人民幣給他,然后再拿他的澳元去張經理那換錢。”張某同意了。“車禍男子”說:“我干脆按 1: 4和你們換,多出來的錢就當是我給兩位的好處費,你們給我 20萬就行了。”于是“銀行職員”給對象和朋友打電話,湊了 15萬。并問張某有沒有錢或能否借到 5萬元錢,換回就還。張某見有利可圖便用“銀行職員”的手機給親戚打電話,“銀行職員”撥號時在號碼前加了 022,張某也沒有多想。后從張某親戚那借了 5萬元,他們回去找“車禍男子”換澳元。中途“銀行職員”走了幾分鐘,說是回家拿了 3萬元錢,和張某的 5萬元與“車禍男子”換了 25000澳元。拿到澳元后給張經理打電話說過去換錢,可張經理說“銀行職員”的行長在他家,“銀行職員”不敢過去,便讓張某拿著 25000澳元去張經理家換錢,并告之張經理住 301房間。當張某到 301房間敲門卻沒人開門,詢問同樓人時也沒人認識張經理,回到原地時,“銀行職員”和“車禍男子”都不見了。事后張某經咨詢才知道“ 25000澳元”是巴西幣,不值錢。
分析:此類案件經常是先有一個涉案人員謊稱交納保證金、朋友出車禍、突然生病等急需用錢,多以作廢的秘魯幣等假鈔冒充外幣,誘騙被害人拿錢來換。扮“打托”角色的騙子,一般會謊稱自己是銀行的工作人員或者認識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幫助鑒定。結果一“鑒定”,該外幣,很值錢,導致被害人信以為真,趨利心理導致其把騙局看成天上真的掉餡餅。
提醒:不要相信天上真的會掉下餡餅,凡是有陌生人提出有關錢的交易時,都不要輕易相信。
“金銀寶物”暗藏陷阱
案例: 2005年 5月 25日早 8時許,本市女子王某在河西區環渤海大廳某處,遇兩名中年婦女,其中一個 45歲左右,自稱江西省人,(以下簡稱甲),另一個年齡在 36歲左右,也自稱江西人(以下簡稱乙)。這兩名中年婦女問王某附近有無郵局,王某答前邊就是,并給二人指方向,這二人又問王某,“金塊郵局能郵寄嗎?”王某答:“不清楚。”二人又問:“你認識字嗎?能不能幫我讀一下字條。”說著婦女乙拿出兩塊“金塊”,婦女甲拿出一張黑色紙條讓王某看,紙條上寫著“很久,很久,古董黃金元寶”,婦女乙又說,這兩塊金塊是我丈夫在津拆房時,由地下挖出來的,王某看后說,“這是寶貝,很值錢,你發財了。”婦女甲、乙問王某:“姐姐,你住哪里?”王某說,“不遠。”婦女甲、乙二人又說:“這樣金塊一共有三十塊,能不能放你家,以防別人知道。”王某應允,到了王某家后,甲、乙二人又問王某是否有 5000元錢,如果有將十塊金塊送給王某,先放兩塊,下午將余下的 28塊再送過來。于是,王某馬上到環渤海大廳一商業銀行,取了現金 5000元給了那倆婦女,二人接錢后即離去,等到了下午,王某感到事情不對,方知上當,隨即報警。
分析:這種詐騙一般也是結伙作案,二人或者三人以上。犯罪嫌疑人往往先以問路為名與受害人搭訕,后持假金塊、金元寶、金佛等謊稱是自己或家屬在建筑工地打工時挖出的,并以寶物無法向家里郵寄為由,以較低的價格向受害者兜售;或謊稱回家缺路費,或者暫存等借口以假金佛、元寶進行抵押,騙取錢物。
提醒:不要輕易相信不認識人的話,不要太貪財。
冒充“神醫”假消災真騙財
案例: 2005年 5月 7日上午 8時左右, 66歲的張某(化名)在河西區西園市場附近遇三婦女。其中一個 30多歲〈甲〉,一個 25歲左右〈乙〉,一個 20歲左右〈丙〉,甲見張某后問張某這附近有沒有姓董的算命爺爺,想找他幫助算命找丟失的孩子,張某說,不清楚。這時乙上前對甲說:“會算命的老人是我爺爺,想算找到孩子,你得找一人陪著去才靈。”這時,甲懇求張某一同前往,張某答應,四人一同進一樓群,見到一 40歲左右男子,乙對那男子講,找爺爺算命的,男子講:“爺爺在家練功,不能進去人。”同時男子對張某講,你家最近有災,并且把張某家的部分情況講得一清二楚,這使張某深信不疑。乙又對男子講,“你去問問如何給大娘破破。”男子答應進入一樓棟,數分鐘后,男子回來說:你把家里的錢都拿來敬一下佛,就免災了,張某聽后信以為真,將家中現金 66000元用報紙包好,回來交給男子,男子接過錢又進樓棟,回來后將報紙包還給張某,并叮囑不能打開,三天后再打開,張某接過紙包回家,中午其兒媳回來,張某將此事告訴兒媳,兒媳一聽此事有詐,打開紙包,里面是報紙。
分析:這種詐騙一般三人以上男女結伙作案。甲犯尋找到受害目標后,以尋找“神醫”看病、算命為誘餌,使受害者上鉤。當兩人結伴而行時甲犯不斷套取受害人家庭基本情況,而此時乙犯則尾隨偷聽,然后用手機將受害人情況告訴丙犯。甲犯將受害人帶到預定地點后,稱丙犯為神醫或神醫的助手,而丙犯則說出受害人的家庭情況,此時受害人往往被丙犯的這種“神機妙算”所折服,接著丙犯又指出受害人家里將出大災。此時受害人往往向丙犯求救,丙犯則要求受害人把家里值錢的東西拿來供神靈方可消災。當受害人將錢財拿來后,詐騙者采用調包的手法將錢財騙走。
提醒:不要迷信,不要輕易相信不認識的人。
利用銀行存折調包
案例:個體老板曹某,5月21日上午有三個人到店里找他尋求生意合作,條件是要他到工行新開一本10元新戶,并存入48000元,他們三人另匯入15萬元到該賬戶作為生意運轉資金。于是,該老板馬上到工行金融大廈儲蓄所辦理了一個10元活期存折,對方接過存折后記下了賬號并把存折歸還給他,約定下午各自把錢存、匯入折。當該儲戶回到家后,發現存折有異,明明自己是在金融大廈儲蓄所開辦的存折,怎么折上的公章變成了另外一個儲蓄所,即向銀行查證。經銀行查實當天用曹某姓名開立的賬戶有兩個,實用的身份證號碼卻不同,屬異常現象。曹某如夢初醒,慶幸自己尚未存入那48000元。
5月22日下午5點許,一女士急沖沖地跑到該儲蓄所柜臺前要求更改密碼。在輸入密碼的時候,這位儲戶怎么也輸不對密碼,她急了,說她這本存折是早上才在這里開的,不可能不對。經辦員一看,存折上蓋著的公章與該所名稱完全不符,一查這本存折的客戶信息,里面輸入的證件號為432326610414361,和前一天用個體老板曹某名字辦理假賬戶,提供的假證件號碼一模一樣,也有已辦卡標志。原來,這位女士的存折也被調了包。經辦員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面繼續冷靜地幫儲戶辦理業務,一面打110報警。
分析:這些不法分子利用人們警惕性不高的弱點和急于求財的心理,以談生意為由,要客戶到銀行開辦一個新賬戶,謊稱該賬戶為合伙作生意的資金賬戶,獲取人們的信任,然后在對方不注意時用事先開立好的銀行存折調換存折,當受騙方往賬戶內存入資金時,他們即用卡取錢,從而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
提醒:遇到類似情況一定要多留一個心眼。
謊稱能買到升學試卷
案例:吉林籍無業人員李某于去年的四月份來津,暫住于東站附近某旅館。住宿期間,李某對外一直自稱是某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現正就職于航天工業部下屬的某科研所,由于自己新買的房子正在裝修,所以暫住于旅館內。通過閑聊,李了解到一名旅館服務員的孩子正要考大學,便以可以搞到名牌大學的升學卷為由,騙取被害人現金1000余元。
分析:此類犯罪分子利用了某些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從而達到目的。
提醒:名牌大學雖好但必須要通過正當途徑錄取,否則結果只會是人財兩空。
18675821392
13826403031 ; ; ; a >="https://beian.miit.gov.cn">粵ICP備05098047</a>
網下銷售熱線:020-28678692、28678600 琳瑯惠商城產品熱線:28678721、28678688 傳真:020-28678610
正宏泰-琳瑯惠網絡銷售平臺:https://shop8q129166d4a91.1688.com/
<a href="https://beian.miit.gov.cn">粵ICP備05098047</a>
您是第 位訪問本站顧客